来源:滚动播报
(来源:上观新闻)
新民晚报周馨摄影
十分魔都、十分上海——“上海国际光影节”诞生伊始,便得如此风评。这个评价本身就十分耐人寻味,究竟何谓“十分魔都、十分上海”?答案在细节里。
夜空里,光影流动之间,是充满想象力的“科技秀”。
2025“国际光影节”开幕以来,从外滩滨江到金山乐高乐园再到浦东世纪公园,一场场无人机群编队表演,美轮美奂、蔚为壮观。但最打动人心的,却并非炫酷新科技,而是科技所呈现的人文关怀。
展开剩余70%想象一下,无人机群仿佛点点星辰,在深邃夜空中写出一行大字——“永远为小小的美好而雀跃”。若在现场,此情此景,你会作何反应?事实上,所有观众都站起身来,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令人动容的“小小美好”。科技向善,这一行大字可以是一种注解,微小,但却有直指人心的力量;天上的星星亮晶晶,却并不遥远并不高冷,璀璨都市、温暖上海,就在眼前。
开放、创新、包容的上海,便是如此以新科技创造出温暖人心的力量,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。
夜色里,光影流动之间,是自然景观、历史人文和经济繁荣相得益彰的“美学秀”。
一组统计数据显示,在淮海路香港广场,2024年4月16日-9月21日18:00-22:00客流976256人次,平均客流6140人次;2025年4月16日-9月21日18:00-22:00客流1348486人次,平均客流8481人次。增长的缘由,是香港广场今年试点推出户外光影,吸引路人走进商场。来了客流,涨了人气,就能拉动消费。走过路过的行人,为何被户外光影吸引?因为,光影很美。
这样的光影之美照亮了整个淮海路。125岁的淮海路宛若“光影长廊”,660棵梧桐树变身树灯,“满天星”灯饰熠熠生辉,形成独特的夜景景观标识,极具辨识度。
一棵棵梧桐树,能否来为“城市美学”做一场通俗易懂的科普?看看树灯的模样,就明白了。“光影长廊”里,艺术审美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;沿路梧桐树设置“满天星”,要先看树形枝干走向再顺势布局,道法自然、因地制宜、疏密有致,一树树光影勾勒出枝干树形,千姿百态,轮廓更鲜明;枝叶间,点缀“鸟与虫”主题灯饰,“小精灵”或旋转或振翅,更见巧思。走进“光影长廊”,无论是刚刚下班的夜归人,还是道路两旁的老弄堂居民,抑或是专程来探访“购物天堂”的游客,感受百年淮海路的优雅从容,连心情也都变得亮堂堂。
开放、创新、包容的上海,便是如此将深厚的城市文脉、历史底蕴以灵动自然的方式轻盈叙述、慰藉人心。
节日里,光影流动之间,是常看常新的“生活秀”。
在长宁看光影节,光影之美不只在商圈和地标,也在寻常街区;对面马路的光影秀或许就在帮你家小区颜值升级,光影节已在不经意间助力街区更新。黄浦也在尝试“树灯亮化”共建共享,发挥市场力量,鼓励商户业主共同参与街区夜景打造,探索有序、生态、美观的临时树灯景观常态化,活跃营商环境,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街区夜景。
这样的街区夜景,不只在新天地、淮海路,可能还在寻常居民区的支马路。
新民晚报周馨摄影
原标题:《新民述评|光影节是“科技秀”“美学秀”“生活秀”》
栏目编辑:顾莹颖
来源:作者:新民晚报 姚丽萍
发布于:北京市亿腾证券-配资公司官网-我要配资-每日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