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图书馆的朱漆大门刚推开一线,亚热的风便裹挟着墨香涌进来。吕文扬仰头望着穹顶的玻璃天窗,阳光正透过彩绘玻璃,在地面拼出“博采众长”四个金色大字——这是馆训,也是他此刻的心情,像要把这满室的智慧都装进眼睛里。
他轻步走过借阅台,管理员熟悉地朝他点头。这个暑假,他几乎成了这里的常客。指尖抚过分类牌上的“亚洲历史”,目光便被一排烫金书脊勾住。《史记》的竹简纹路还在脑海里浮动,转身又撞见《日本书纪》里神武天皇的传说,仿佛看见黄河与富士山的倒影在书页间重叠。
在东南亚文学区,一本印尼《皮影戏故事集》让他停住脚步。牛皮剪影在书中活了过来:潘达瓦兄弟的英勇、朵尔纳的狡黠,连皮影戏师傅的唱调都似在耳畔回响。他想起去年在民俗村看过的皮影表演,艺人们操纵着影人,把史诗演成了流动的画,原来文字与光影,都是讲故事的妙手。
科技区的书架上,韩国学者写的《量子计算导论》正散发着新锐气息。那些描述粒子纠缠的公式,在他眼中渐渐化作一张无形的网,将亚洲各国的实验室连在一起。书中提到的中、日、印合作项目,让他想起老师说的“科技没有国界”,此刻才懂,那些复杂的理论背后,是多少科学家共逐星辰的默契。
展开剩余52%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过西亚诗歌架,他抽出一本波斯诗人哈菲兹的诗集。“我是酒馆的常客,也是清真寺的门徒”,诗句里的豁达像股清泉,洗去夏日的燥热。配图里的设拉子古城沐浴在夕阳里,市集上的铜器闪着光,连空气都像浸了玫瑰精油,香得让人心醉。
转到中亚民俗区,一本关于塔吉克族鹰舞的专著吸引了他。插图里的舞者舒展双臂,衣摆如鹰翼般展开,旁边的文字写着“鹰是山的灵魂”。他忽然想起纪录片里帕米尔高原的雄鹰,盘旋在雪山之巅,原来每个民族的图腾里,都藏着对土地最深的眷恋。
傍晚时,他在儿童区发现了本越南绘本《爷爷的稻田》。稚嫩的笔触画着水牛、秧苗和戴斗笠的农人,最后一页是金黄的稻穗下,祖孙俩的笑脸。这让他想起老家爷爷种的玉米地,风一吹,叶子沙沙响,原来不同国度的童年里,都有片一模一样的阳光。
闭馆前,吕文扬坐在窗边整理借阅单。纸上列着的书名像串密码:《源氏物语》《天方夜谭》《骆驼祥子》《李光耀回忆录》……忽然发现,这些来自不同角落的文字,竟都在诉说着亚洲人的坚韧与热爱。
走出图书馆时,暮色已染蓝了天际。他抱着书往家走,书页间夹着的玉兰花瓣轻轻颤动。吕文扬知道,自己今天读到的不过是沧海一粟,但这又何妨?就像亚洲的江河,每条都有自己的奔涌,却终将汇入同一片海洋。而他在书里汲取的点滴,也终将在心里长成一片广阔的天地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腾证券-配资公司官网-我要配资-每日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